2025年红利板块回调:科技与红利的跷跷板效应及长期投资策略
2025年伊始,科技板块持续高歌猛进,而红利板块却遭遇回调,引发市场关注。Wind数据显示,多个红利策略指数,例如中证红利价值指数、上证红利指数等,年初至今跌幅均超过5%,显著跑输沪深300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等主流宽基指数。煤炭股的持续回调是导致红利指数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尽管如此,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配置需求依然旺盛。开年以来,资金借道ETF逢低加仓,红利ETF获得超75亿元的资金净流入,显示投资者对红利策略的长期价值依然充满信心。
红利策略指数集体回调的原因分析:
红利策略指数集体下跌,跌幅大多在3.5%—5.5%之间,其“抗跌”特性在短期内有所减弱。这种回调主要源于行业层面的分化。煤炭、电力等行业的大跌对红利板块造成负面影响。煤炭价格持续承压,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多只煤炭股下跌超过5%;银行股也表现不佳,多只银行股年内跌幅超过5%。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黄金、钢铁等资源股却逆市上涨。
具体案例分析: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中证红利价值指数年内下跌5.2%,上证红利指数下跌5.08%。多只煤炭股,如潞安环能、山西焦煤、平煤股份、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兖矿能源等跌幅均超过5%;多只银行股,如华夏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跌幅也超过5%。 而新钢股份、西部矿业、中金黄金、紫金矿业等资源股则逆势上涨。
资金配置需求及ETF投资:
尽管红利指数回调,但资金配置需求依然旺盛。投资者正通过ETF进行逢低加仓。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多只红利策略ETF份额大幅增长,逆势吸金。例如,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年初至今份额增长9.75亿份,获得超18亿元净流入;南方红利低波50ETF、招商中证红利ETF、华泰柏瑞红利ETF等也获得大量资金流入。全市场33只红利ETF中,有24只获得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额超75亿元。
长期投资价值及展望:
虽然红利指数出现回调,但多位基金经理仍看好红利资产的长期价值,并从多个维度给出了理由:
- 股债利差: 当前红利类资产股息率普遍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的存在使得红利类资产的配置需求长期存在。
- 政策支持: 政府政策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红利资产因其高股息率、低波动特性,将成为这些资金的重要配置方向。
- 量化因子: 红利因子波动性降低,有望成为真正的Alpha因子,为红利策略投资提供更强指导作用。部分基金经理认为,红利因子拐头向上,当下是积极配置红利策略和因子的重要时间窗口。
- 资产配置: 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为盾,科技为矛”的攻守兼备投资组合,是布局春季行情的较优解。
总而言之,尽管短期内红利板块出现回调,但长期来看,其投资价值仍然值得关注。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选择投资策略。 行业层面的分化是导致红利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选择优质个股进行投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