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銷「騷擾」黑幕:AI機器人狂轟濫炸,誰在為暴利撐腰?

author 阅读:58 2025-03-22 07:07:20 评论:0

电销“外呼”业务的兴起与乱象

近年来,互联网上涌现出大量标榜“外呼”业务的广告,其核心在于帮助商家通过电话进行营销推广,俗称“电销”。 这些公司以“高效触达用户”、“精准拓客”等诱人说辞招揽客户,甚至宣称利用AI智能机器人实现电话营销的自动化。 然而,在这看似高效便捷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与乱象。 AI智能机器人成电销主流,效率惊人

记者通过“外呼”网站上的联系方式进行调查发现,使用AI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已成为该行业的主流趋势。 这种方式效率远超人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 不知疲倦,日夜拨打

    机器人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电话呼叫,突破了人工的时间限制,大幅提升了呼叫数量。

  • 真人录音,难辨真伪

    智能机器人播放的声音通常由真人预先录制,使得接听者难以分辨真假,从而提高了接听率。 外呼公司:智优擎案例分析

记者走访了名为智优擎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称已从事外呼业务多年,服务过5000多家企业,并声称在AI智能机器人技术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 服务企业众多,技术领先

    智优擎公司经理田先生表示,他们专注于纯外呼AI,力求无限接近真人呼叫效果。该公司每月都能签约数十家新客户。

  • 精准营销,关键词触发

    在演示中,记者看到,智能机器人会根据客户的回答触发相应的回复内容,逐步判断其是否为潜在客户,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例如,当消费者说出某个关键词时,系统会自动跳转到预设好的相关话术。 低成本、高效率:外呼智能机器人的优势

据调查,一台外呼智能机器人一年的使用成本约为一万元人民币,但平均每天可以拨打上千个电话,工作效率远超人工客服。 有外呼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一天可以拨打10万个电话,每次并发100个甚至200个呼叫。 法律红线:未经同意的电销属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他人同意,不得以电话、短信等方式侵扰其私人生活安宁。 因此,无论是外呼智能机器人还是人工电话销售,未经消费者允许拨打营销电话均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有权进行封号和处罚。 逃避监管的手段:虚商“小号”与“打显”技术

外呼公司为了在进行海量外呼的同时逃避封号和处罚,通常会采用一些非法手段。

  • 虚商“小号”:无需实名认证,随时更换

    电话线路分为实商(移动、联通、电信)和虚商两种。 外呼公司通常从虚拟运营商处购买“小号”(17、16开头的手机号码),这些号码无需实名认证,可以随时更换。

  • “打显”技术:隐藏真实号码,骗取信任

    电销公司还会使用特殊软件,在使用虚商“小号”进行外呼时,隐藏电话的真实地址,系统会根据被叫号码属地自动匹配当地的号码,以此骗取用户的信任,提高接听率。

  • 实体卡“小号”:更隐蔽的“打显”方式

    一些虚拟运营商提供的“小号”甚至是有实体卡的,同样可以实现“打显”功能。 这些设备通常可以插入多张手机卡,并通过电脑连接实现电话营销。 投诉无惧:外呼公司的“内部处理”与侥幸心理

尽管外呼公司在提供电话销售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消费者的投诉,但他们对此并不担心。 一些公司声称与运营商关系良好,可以通过“内部处理”摆平投诉,或者仅仅是被罚款了事。 即使被封号,他们也能随时更换线路或号卡,对电销运营的影响不大。 电销产业链的快速形成:利益驱动下的灰色地带

在看似严格监管的电话销售行业,外呼公司利用各种手段规避监管,形成了快速发展的电销产业链。 他们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消费者电话号码,利用虚拟运营商提供的大量“小号”,并借助外呼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构建了一个充满灰色地带的利益链条。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